輒是什么意思,辄默记的辄是什么意思

生活常识 日期:2025-11-08 18:56:32 浏览量( 编辑:臻房小钱

买房微信:180892847

“輒”是一个汉字,读音为fāng或cōng,有多种含义。

1. 当读作fāng时,它表示“于是、就”的意思,常用于文言文中,表示一种承接关系。例如,《韩非子·喻老》中的“夫物有所长,必有所短。我们只有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,才能避免自己的短处,这就如同一个善于使用工具的人,不会总是损坏他的工具一样。”

2. 当读作cōng时,“輒”同“辄”,表示“总是、常常”的意思。如《后汉书·张湛传》中就有“(张湛)恒终日不言,而诸吏见其语,无不惊异焉。……湛曰:‘文章者,非达旨不写。’”的记载,其中的“辄”就是“总是、常常”的意思。

总的来说,“輒”这个字虽然不算是常用字,但在古文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。

辄默记的辄是什么意思

辄默记的辄是什么意思

“辄默记”的“辄”是一个副词,表示就。在这个成语中,“辄默记”意味着一经思考就默默地记住,形容记忆力极强,轻易就能记住。这个成语出自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,原文是“衡常思虑造次,必曰‘吾恐未能免于此乎’”,表达的是张衡在思考问题时的一种紧迫感和自责心理,以及他随时准备努力避免不了某种情况(可能是指未能达到预期的成就或标准)的心态。

“辄”字在古汉语中有“就”“总是”“常常”等含义,用于此处表示一种顺承关系,强调动作的连续性和自然性。

輒是什么意思

輒是什么意思

“輒”是一个汉字,读音为fāng。它有多种含义,包括但不限于:

1. 文言助词:在古文中,“輒”常作为助词使用,表示“就”“然后”“总是”等意思。例如,在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一年》中就有“鲁之于晋也,职贡不乏,玩好时至,公卿大夫相继于朝,史不绝书,府无虚月,器服挥焉,文绮弃焉”的表述,其中“焉”可译为“就”,与“輒”意思相近。

2. 通“辄”:“輒”同“辄”,表示“就”“总是”的意思。如《史记·汲黯传》中的“出入禁闼,补过不诎,臣之愿也。陛下爱才惜士,求和必得,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。愚计愚情,死不敢效愚忠,倾心竭力,死而后已者也。今陛下用水衡之官,专司江淮物料,供亿日费,此皆三十余年积累,非可一日之功也。作者不急,用者不虞,是以物多力竭,人困马乏,守备不固,恐恐然,窃为陛下忧之。故说丞相弘曰:‘……且陛下南征北伐,东讨西击,殊无休兵之意,人不聊生,相与偕亡,起视四境,危亡无日矣。臣愚以为可试北击匈奴,使虏归汉,此必溃不可胜者也。’上曰:‘善。’”中的“此必溃不可胜者也”中的“者”字可译为“就”,与“輒”意思相同。

3. 通“辄”:表示“就”“总是”的意思。如《后汉书·张湛传》中的“(张湛)每朝廷会议,常笑王导不至,而问其故,湛曰:‘王公其殆圣乎?’”中的“而问其故”中的“而”字可译为“就”,与“輒”意思相近。

请注意,“輒”是一个形声字,从车,方声,本义指车声,但作为助词时,其读音和含义与上述解释有所不同。

打折V信:1889828470

如果您还不明白,欢迎扫描右侧二维码了解更多。

扫一扫咨询最新消息